老公說怎麼感覺這星期大家都很匆忙的樣子,趕什麼呢?我說呀!大概都在趕母親節卡位這些慶祝的前置作業吧!男人說不是下個星期才是母親節嗎?我說這星期已經算是第二個星期啦!喔~這下子他才恍然大悟………
怎麼今年我們對母親節的敏感度這麼差!連這節日近在眼前了還在算是什麼日子,要換成是前幾年,早幾個星期前就已經挫咧蛋……啊!是繃緊神經處在備戰狀態啦!以前總是要忙著找餐廳訂位、費心思買禮物,然後趕緊確定大家哪個時間有空,生怕一個沒搞好老佛爺不高興又不曉得要鬧多久了?但有時候是過節前就鬧情緒,這就有點防不勝防了,每年都是這樣搞,每次都是人仰馬翻,每回也都是不滿意收場,這樣雞飛狗跳的搞了幾年之後,突然,在今年,完全平靜下來了,感覺像是所有煙霧都散去,清澈平靜在眼前,或許是大家真的都累了吧!
其實以前婆家人是不過什麼節日的,直到我們結婚之後,突然所有的節日都重要起來了,而最需要在節日裡表現的就是我們夫妻,負責取悅和聯絡配合的重頭戲就落在我們身上,但我們卻不是最重要的人,很詭異吧?
我不曉得每個人對節日的感受和重視程度以及你想在節日裡得到什麼?希望感到溫暖還是只是想得到禮物?或是認為在節日裡沒有得到禮物表示不被重視以及自覺悲哀?有這麼嚴重嗎?
我就一直不曉得節日對於婆婆來說到底作用是什麼?或者應該說我們是否表現得太容忍以至於讓婆婆誤以為節日就當是這樣過的?直到現在我才有深切體認,原來連對待節日的態度都是需要學習的,要了解了節日真正的意義才有辦法好好的過節慶祝,發自內心的喜悅和迎接,而不是只是沒有主見的跟著廣告的腳步,以世俗眼光的認定來判斷我們是否「會過節」或者「不會過節」,難道我的幸福感受都要透過別人的確認我才能肯定我是不是幸福的?如果是這樣,那麼我的人生也未免太過悲哀了呀!
回顧以前,我們肩負起安排很多節日的慶祝責任,我們付出很多心力卻讓婆婆覺得這一切都是應該的,在希望婆婆可以高興的前提下,不管我們得到的回應是多麼傷心的挫折,我們都選擇概括承受。可是這種事情時間一久、次數一多,人也會洩氣、也會無力、也會疲勞,尤其是母親節讓我最不能平衡,這節日我不只要想辦法讓婆婆高興安排「主要節目」和「餘興節目」,我還要想著我自己的媽媽該怎樣表示,再者,我自己也當了十幾年的媽媽,為什麼每年這時候我都只是跑龍套的?難道是因為我不夠偉大嗎?而且,如果這樣的慶祝活動所得到的回報都是讓人感動的、愉快的,那麼我也不會這麼想逃了。可是每年的付出換來的都只是婆婆的抱怨、指責甚至大鬧一場,我真的只能「少做少錯」了。
可是事情就是這麼神奇,今年可能婆婆也覺得累了,所以她說今年她要回去爺爺家,而我們也沒有辦法回去我娘家,結果,老公便說要不然今年專程幫妳慶祝吧!是呀!這麼剛好,今年我可以當女主角了,真是太神奇了!我不是覺得節日都只是找麻煩嗎?可是我也會渴望一個歡喜的節日,不需要一定得上館子或者收到什麼禮物,只要大家在這一天高興的度過就是最好的過節方式,我的要求就是這樣,我覺得這樣就可以得到一個愉快的節日了。
至於以前奔波卡位的餐廳,每年都吃得消化不良,你說我討厭這家餐廳嗎?老實說這樣吃的時候真恨不得趕緊隨便扒兩口就走人,可是其實我們都覺得這家餐廳的料理不錯,還會想著哪天和朋友一起去吃,為什麼會這樣呢?
在每個人的情緒都丟在這個節日的時候,這個節日的本質就會被扭曲,原本是好意全變成了垃圾,應該要好好接受的卻淨是挑剔,該要好好一起歡聚的怎曉得其他人根本都不在心上。因為這樣,以致於這節日完全走調,應該歡喜的就高興不起來、好好的餐廳讓人想到就厭煩、花心思買的禮物被不屑一顧,你會很懷疑這節日是用來幹麻的?找麻煩日還是發洩日?
今年,大家都累了,沒有想一定要怎樣做了,可是很奇怪的,我們卻因此對節日有了不一樣的感受和想法,好像之前那些混亂像是沙塵暴肆虐,讓人完全看不清節日的真正面目和意義,但現在因為大家都不再強求了,所以讓人可以明白我們對節日到底應該怎樣去看待,感覺雲霧都散去,大家才有辦法清楚的了解自己真實的感受也有反思的機會,我是這樣,婆婆也是這樣的吧!
我覺得我一味反對節日太過偏頗,因為自己的無能為力,所以我放棄了節日也想逃離節日,可是當我可以「正常」的過節日的時候我才真正有機會思考其實節日有其存在意義,但不必過於在意那些外在的東西,大家要在心裡感懷這節日的意義和感恩,這樣才是過節日該有的態度。而婆婆可能也是想開了吧!想到過去幾年自己那樣的刁難和不講理,大概也會覺得那樣過節太累了,不曉得婆婆有沒有想過以前那樣對我是不是有點太過殘忍了?會不會也覺得節日應該不是那樣過的也不是一定要那樣過才可以?
婆媳之間從這關係開始的時候,我們就一直在摸索怎樣相處,過節這件事情也是一樣,媳婦努力想表達心意,婆婆也該學習怎樣接受別人的好意,正常來說,當我們彼此更熟悉之後,我們一起過節就應該是越來越有默契、越來越能感受到喜悅,照理來說,節日應該會讓我們的感情加溫。可是詭異的是,我們卻一直因為節日破壞彼此的情感,我一直受挫卻沒有卻挫越勇,婆婆一直在接受也沒有因此覺得要珍惜我的心意,所以這十幾年的母親節成了我們心中的疙瘩打成個「母親結」了。
今年也許是個很好的開始,我們都重新思考節日的意義,我學著重新接納節日、學著正向看待節日,婆婆也想想看對於兒媳的心意應該用怎樣的態度來接受才是對的,別再用婆媳關係的角度去看待節日誰該付出、誰又是可以理直氣壯去對待的,就用我們自己的心去思量我要一個怎樣的節日,怎樣才會讓所有人都得到最大的快樂,這樣才是這些破壞之後可以開始重建的力量,要不然我們也只會在互相埋怨和彼此指責的遺憾裡平行的繼續下去,那就有點可惜了!
我想,今年大家都別送禮物了,想想媽媽對我們的好,在腦子裡感恩媽媽的辛勞,發自內心的跟媽媽說一聲我愛妳,讓節日回歸到最單純的那個原始意義的起點吧!我的感謝我自己表示,不需要禮物和新台幣代勞了,而媽媽也要學著不要用孩子給的禮物的輕重來決定自己的地位高低和以此來判斷孩子的心意有多少,我真的認為會這樣計較的媽媽………太過愚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