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小玲的婆婆和大哥夫妻住在一起,前一陣子婆婆打電話跟小玲夫妻說身體不舒服,小玲趕緊幫婆婆掛號,回大哥家接婆婆去看醫生,雖然婆婆跟大哥夫妻住,可是小玲夫妻並不因此就覺得對婆婆沒責任,所以希望對婆婆盡點孝心,讓婆婆知道他們的關心。陪婆婆看了醫生之後,小玲去批價領藥,帶婆婆回家的時候,小玲把收據摺好交給婆婆,因為小玲心想大哥報所得稅的時候會需要這收據,可婆婆拿到這收據卻是很高興的說:「妳小姑最愛這個了。」婆婆說這話的時候小玲覺得很疑惑:大哥可以扣稅,為什麼小姑會高興?這疑惑在某回大嫂打電話來「閒聊」的時候得到答案,大嫂總會在和婆婆有嫌隙的時候打電話來先說些無關緊要的話之後再把她心理的不爽「順便」說出來,大嫂說她都「不計較的」,就像小姑報稅的時候把婆婆拿去報扶養她也「沒意見」,但是大嫂又加強說了一句,對她來說是不要緊啦!只不過小姑要這樣做起碼也要問問小玲夫妻才對,小玲一聽大嫂說這話連忙撇清說不,嚇死人了,說這話的人明明就很在乎,卻將這問題丟給小玲,這小玲可不能領罪呀!有時候小玲覺得很矛盾,婆婆和大嫂之間的問題她不敢介入、不予置評,因為這其中有太多因為立場不同、觀念不同所引起的糾紛,這不是小玲能夠排解的,不管是不是中立的,說什麼都會被認為是事不關己的風涼話,公親變事主,惹得一身腥。可是小玲有時候也會想:就報稅這件事情來說,小姑這樣做對嗎?小姑結婚已經很多年了,日子過得也不錯,但婆婆總是心疼女兒結婚之後要上班、帶孩子、伺候公婆很辛苦,心疼這女兒未婚的時候根本不用做這些事情,可是婚後卻要這麼操勞,很希望能多給她的就給她,可是想回來,大嫂結婚之後也是如此呀!可婆婆總是在大嫂面前說小姑有多辛苦,聽得大嫂心裡很不是滋味,就因為婆婆疼女兒,所以覺得小姑賺錢不容易,因此不管大嫂會不會有意見,婆婆就是要給女兒報扶養,這樣女兒就不用多交稅了。小姑賺錢很辛苦?那大哥大嫂賺錢就不辛苦嗎?而且婆婆跟大哥夫妻住在一起,婆婆的脾氣又很不好,常常讓人難以忍受,和婆婆住在一起,大嫂感到很無奈,雖然大家住在一起互相照應,婆婆幫大哥夫妻照顧孩子還要煮飯,可是婆婆有什麼需要,大部分都是住在一起的大哥夫妻在照應,其實照理來說同住在一起極少的好處之一就是可以理所當然的在報稅的時候多報婆婆扶養,這樣可以少繳不少稅金,結果連這應當的「好處」都沒撈到,難怪大嫂這麼耿耿於懷了。要給誰報扶養當然是婆婆的自由,其他人也不能說什麼,可不過這麼做………這觀感……真的很差,大家住在一起,尊重彼此的感覺是很重要的,婆婆若想給女兒金錢當然是她的自由,可是可不可以做得漂亮些?而且給女兒當人頭報稅並不會讓女兒變成有錢人,何必為了這筆小錢讓大嫂奇蒙子不響?不管大嫂是不是會計較的人,這種作法我覺得是有點任性,因為這樣分明是偏幫,妳很希望讓媳婦覺得是自己人的話,這做法真的讓人對婆婆有距離感,一樣都是自己的孩子,為什麼要做得這麼偏心?有時候事情就是沒有這麼簡單,就像我若要回娘家,即便我已經三個月沒有回去娘家了,但是當婆婆問起的時候,老公總不會說實話,只會說有事情要忙,我雖然會覺得為什麼我要回娘家還要扯謊?可是就是顧及婆婆的觀感,不想她又想歪了,又想著兒子又被媳婦拉回娘家去,覺得兒子結婚變成老婆生的,所以儘管我很不服氣,但也不想節外生枝,就是這樣。很多人在看家庭問題的時候都會覺得你們真是愛計較,可是就因為大家要當家人所以就要用點心,若只是用「愛計較」來看待這問題就顯得太膚淺了,很多小地方用點心會讓人覺得窩心,但是太多任性卻將家人的心越推越遠,想要怎樣做雖然是個人自由,但是再多為對方想一想是會讓人感動的。觀感這問題說來也很無奈,婆婆覺得自己是長輩是這個家的主人,為什麼不能愛怎樣做就怎樣做呢?沒辦法,勉強一定要兒媳住在家不許搬出去,那麼他們的感受妳就要顧及,這或許是婆婆當初沒有想清楚的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十五姊姊 的頭像
    十五姊姊

    都是幻覺十五姊姊

    十五姊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1) 人氣()